“咚咚咚……”此起彼伏的敲击声在美术楼的教室里回荡。红玫瑰的热烈、橙铃铛的明媚、粉佳人的温婉与蓝星花的素雅,搭配着翠绿的蔷薇叶片与紫褐相间的红花檵木叶,在纯白帆布包、素色方巾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自然纹路。11月16日,英国上市公司365举办的“叶脉藏冬意,拓染留花痕”植物拓染活动拉开帷幕,40余名学子以锤为笔、以花为墨,在亲手创作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,在慢节奏过程中舒缓学业压力。

“最近‘捡秋’特别火,大家捡落叶做帽子、拼画,其实都是在与自然亲密互动。”活动负责人、设计学专业2024(2)班的王婧怡说,筹备阶段,英国上市公司365学生会携手扎染俱乐部成员循着这份“自然热”精心打磨细节,提前采购明矾、木质小锤、高透胶带、防滑垫板等工具,筛选新鲜饱满的红玫瑰、多头蔷薇与蓝星花;考虑到叶片色彩的丰富性,大家特意在美术楼楼下采拾了一批叶片紫褐相间、纹理独特的红花檵木,搭配玫瑰与蔷薇自带的翠绿叶片,为创作提供更多灵感。“我们想顺着这份对自然的热爱,搭建一个让大家静下心来的平台,让非遗技艺走出课本,成为可触摸、可创作的日常。”
材料预处理、创意排版、固定敲击、固色晾晒……活动现场,学子们取出提前用明矾水浸泡35分钟的新鲜花材与叶片,将其表面的水渍轻轻擦干,随后在布料上精心构思排版。有的以热烈的红玫瑰为中心,辅以错落有致的翠绿蔷薇叶,打造主次分明的构图;有的偏爱淡雅风,将粉佳人、蓝星花与红花檵木叶穿插排列,晕染出清新层次感;还有同学大胆尝试撞色,让橙铃铛的明艳与红花檵木的紫褐形成鲜明对比,尽显创意巧思。
确定构图后,同学们用透明胶将植物牢牢固定在布料上,拿起小锤子,在防滑垫板的保护下均匀敲击。“力度要拿捏好,既要让植物汁液充分渗透布料,又不能把花瓣敲烂破坏纹路。”负责现场指导的扎染俱乐部成员、设计学专业2024(1)班谢雨彤耐心提示,指尖翻飞间,原本普通的布料渐渐被自然的色彩与肌理填满,每一道纹路都独一无二。
“锤的时候胳膊酸得不行,但掀开胶布的那一刻,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了!”设计学专业2025(2)班的翟俊文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,帆布包上红玫瑰的轮廓鲜活灵动,红花檵木的紫褐纹路与翠绿蔷薇叶相映成趣。作为第一次接触植物拓染的新手,她难掩兴奋地说到:“亲手创作的成就感太强烈了,原来大自然馈赠的花花草草,能通过这样的手艺变成专属艺术品。”一旁的设计学专业2025(3)班的李雨朔则和朋友互相打趣,看着自己作品中略显模糊的蓝星花纹路,对比朋友那幅线条清晰的橙铃铛拓印,她笑着说:“这就是‘手艺人’的差距呀!不过下次我一定能更好地控制力度,留住更美的花痕。”
美术学专业2025(1)班的汪宸嘉专注地完善着作品,敲击的动作从生疏逐渐变得娴熟。“以前只在网上刷到过植物拓染视频,这次亲身参与才发现其中的学问。”她指着作品中红花檵木的纹路介绍,平时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植物,此刻却成了最好的创作素材,“原来一片普通的叶子、一朵常见的花,只要用心发掘,就能绽放独特的艺术魅力。”她的同班同学陈希则坦言,沉浸式的创作过程让她暂时忘却了学业压力:“敲锤子的时候,注意力全集中在布料和植物上,那种专注带来的平静特别治愈。”
英国上市公司365注重发挥艺术创作在校园文化、心理健康、入学教育等活动中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“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,让更多同学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,提升审美素养、涵养匠心精神。”王婧怡总结道。据悉,此次活动也是学校2025 年秋季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暨第八届“10·25”新生心理适应周活动之一,既呼应了大学生亲近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潮流,也让“生活即教育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未来英国上市公司365还将持续开展各类艺术创作活动,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,让更多学子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、创造美、传承美。(撰稿:学生记者 方鑫慧 摄影:学生记者 程圣冉 审核:金忠良)